第(3/3)页 毕竟相较于将来,天子胜做出什么傻事,还是如今的太子胜说出一些傻话,更容易让人接受。 至不济,天子启也总还能为天真的儿子,提前留下一些布置······ “说吧。” “但朕丑话说在前头。” “——为君者,一言一行,皆当三思而后行。” “若说不出个所以然,朕,可就要对太子失望了······” 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里,天子启最终,说出了这样一句话。 而在得到天子启暗含警告的默许之后,刘胜,也终是将自己的盘算,毫无保留的摆在了天子启的面前。 “父皇拿孝惠皇帝、先帝,甚至是自己举例,儿臣当然不觉得父皇是在危言耸听。” “尤其是先帝、父皇所经历的,都是父皇亲眼目睹,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。” “但对此,儿臣还是有不同的看法。” “——孝惠皇帝被元勋老臣掣肘,主要是因为元勋老臣,大都身居要职。” “比如丞相平阳侯曹参、御史大夫安国侯王陵,以及当时的内史陈平。” “——先帝被元勋老臣掣肘,也同样是因为陈平、周勃居于要职,而掌握了重要的权力。” “便是父皇被老师——被那样一个开国前后的‘卒子’所掣肘,也并非是因为故安侯申屠嘉,而是因为丞相申屠嘉。” ··· “换而言之:少弱之君压不住的老臣,大都是居于要职,尤其是居于三公之高、全掌朝野内外军、政大小事务的权臣。” “再换句话说:少弱之君压不住的,不是老臣,而是权臣。” “这样说来,儿臣能不能压的住周亚夫,其实就看父皇将来,会不会委周亚夫以重任。” “——再~说的简单点:儿臣或许压不住丞相周亚夫、太尉周亚夫;” “但倘若只是条侯周亚夫、绛侯周亚夫,那儿臣便是太子之身,也不至于被一介赋闲的功侯,压得举步维艰了······” 天子启显然没有多少耐心,刘胜自也就长话短说,直指问题核心。 很显然:效果显著。 “嗯······” “太子的意思,是留周亚夫一命?” “可是,为什么呢?” “如果留周亚夫,不是为了用,那何不永绝后患?” “单纯只是留周亚夫一命,恐怕并没有什么意义吧?” “——儿臣,想让周亚夫培养将官。” “嗯?” ··· “是担心周亚夫之后,我汉家没可用之将帅?” “——唯。” “——韩颓当虽是汉人,却也可以算是匈奴降将,可冲锋陷阵,却不可全掌大军。” “——曲周侯郦寄,因为当年‘卖友求荣’一事,也不便委以重任。” “这么急做什么?” “说不定十几二十年后······” “——父皇这不也说了吗:说不定。” “——万一真的没有呢?” “——万一周亚夫之后,我汉家,真的再也出不了可以统掌全军的帅才呢?” ··· “这个事儿,朕还是觉得不妥。” “——就给儿臣试试呗?” “——实在不行,再杀也不晚嘛······” 卡点发了,大概率有重复,我后台已经重新上传了一次,如果有重复乱码可以刷新一下,还不行的话评论留言,我再继续重新上传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