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——借质子继位,来兵不血刃的解决南越的问题。” “将来,你也要多上心。” “时不时把南越、闽越等诸外藩质子找来,说说话、聊聊天。” “每多说一句,说不定就能让我汉家,少损失一个善战之卒······” 听天子启说到这里,刘胜已是彻底从先前的错愕中回过神,彻底专注于眼前; 但也恰恰是因此,在听闻天子启又一番极尽淡然,就好似在说别人家的事,而非‘我死后,你要怎么做’的淡然语调后,刘胜并没有再像先前那般,下意识的点下头。 此时的刘胜,只觉心中一阵五味陈杂。 刘胜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:老头子要走了的时候,会是怎样的一幅场景; 但显而易见的是:眼前的状况,绝对不曾出现在刘胜的预料之中······ “朕驾崩之前,也就是这些事了。” “重要的,是朕驾崩之后。” “——有太后在,皇位就出不了岔子;” “但即便如此,你也不能掉以轻心。” “我驾崩当日,太后必定会下令长安戒严,随后让你到宣室殿,接受朝臣公卿的效忠。” “如果太后没这么做,那你,就要自己做这些。” “不用担心这么做,会不会沾染上‘不孝’‘不敬太后’的罪名。” “先坐上皇位,再说其他的事。” ··· “朕驾崩之后,入葬阳陵;” “虽然朕会说‘务必薄葬’,但你肯定不会听,也不能听。” “所以,朕的丧葬之物,尽量置办的实在一些。” “——能用陶土的,就不要用金、铜;” “——能用竹木的,就不要用珠、玉。” “厚葬之风,已经在我汉家愈演愈烈,将来更会遗祸子孙。” “倡导薄葬、简葬,必须得由天子为天下先。” “从朕开始;” “你将来,也得这么做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新君继立,朝野难安,自然就要遍封有功之臣,以安百官之心。” “——母族外戚贾氏,你要封一个侯;” “不用太大,两三千户便可。” “——窦氏,不能封新的侯,但旧有的彻侯,都要溢封食邑;” “比如章武候,可以溢封千户,魏其侯、南皮侯,则各五百户便可。” “除此之外,你的太傅、少保,还有肱股之臣,能封的就尽量抓住机会。” “实在不能封侯的,就加官;” “再不济,也要赏赐些金、帛、剑之类,不要寒了潜邸心腹的心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太后那边,不用朕多说,你自己明白。” “皇后届时,便是太后了,你也得自己掂量着点。” “还有你那些个哥哥们,一定要考虑清楚:该下手的时候,千万不要手软。” “别做出为了你自己的亲人、就让天下成千上万的人,失去自己亲人的事来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哦,对了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还有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别忘了那个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还有······” “还有·········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