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至于战果,更是丰硕到令人咂舌······ “——匈奴白羊部,上自左大将,下至牧奴,斩首一千四百八十二级;” “——匈奴楼烦部,自右大当户以下,斩首二千一百四十五级;” “——匈奴折兰部,自折兰王哈侃以下,全军覆没,无一人生还。” “——得折兰卒首级三千余,又焚烧殆尽之尸首数千,皆以头骨为京观,铸于马邑北四十里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呼~” “单只是‘证据确凿’的首级,便有不下六千级;” “再加上那几千个被烧成灰的折兰人,乃至于折兰王本人。” “尤其还是匈奴镇压幕南的三驾马车······” “——张诩,要获封为侯了。” “不单是张诩,恐怕此战过后,飞狐都尉至少还要另外多出五个武功侯。” “尤其张诩本人,食邑起码三千户往上······” 看着手中,那卷明明不算长,却让人一阵气血上涌,鼻息粗重的奏报,刘胜也不由深吸一口气。 待目光再次落到奏报的结尾部分,方才还因此战的斩获而有些不能自已的少年天子,也终是再次露出那抹耐人寻味的笑容。 “弹劾郅都作战不力,贻误战机,纵匈奴右贤王逃出生天······” “嘿;” “一个‘车骑将军’的名头,只怕是让着张诩匹夫动了肝火······” ··· “郅都,我汉家将来二十年,最值得依仗的主帅;” “程不识,朕最喜爱、最信任的新生代将领;” “张诩,又是历任多年的飞狐都尉、车骑将军,更是此战的第一大功臣,即将获封为侯的功臣。” “——更是朕这一朝首位获封,且是因武勋获封为侯的功臣。” “首个确定要在将来,葬在朕皇陵脚下的功臣······” 喃喃自语着,刘胜的目光便再次于面前的三封奏报上次序扫过。 不多时,少年天子轻松地语调,便自御榻之上想起。 “马邑一战,飞狐都尉当居首功。” “着:飞狐都尉部折返飞狐迳,遴选有功将士百人,随飞狐都尉入朝受赏。” ··· “车骑大军劳苦功高,又车骑将军履任雁门守数年,也到了该入朝述职的时候。” “着:车骑将军郅都,遴选车骑大军有功将士五百,先行折返长安。” “前将军程不识暂留马邑,徐徐班师。” ··· “再去给太皇太后、太后禀奏一声:马邑一战,我汉家大捷!” “——母后和皇祖母,也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。” “过几日,朕亲侍太皇太后、太后,率飞狐都尉、车骑将军等,告庙祭祖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