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也是他感慨,宛如天降馅饼的来源! 五年一次! 这一次,正好被他赶上,抢在安清郡王,将积累下来的资粮浮财,输送到地方藩镇的前面,抢先一步,将安清郡王还有天京城里那些皇亲国戚们,积累的民脂民膏,给截胡到手! “少了这一笔钱粮,庆藩和楚藩未来五年的扩军势必会被拖垮!” “他们若是现在起兵的话,胜算,不超过两成!” 在此基础上。 顾长生还特意了解了一下,庆藩和楚藩的当代藩王的性格,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。 这两位,基本上属于时势造英雄的那种。 若非遇到女帝的父亲,大周先帝,还有女帝的爷爷,更前面那一位大周玄祖,连着两代昏君折腾,让大周的国力一再匮乏空虚。 庆藩也好,楚藩也罢,根本不可能坐大到如斯地步。 “这两个藩王,都是属于优柔寡断那一档,他们当年选定安清郡王前,就是举棋不定了足足三年,才最终定下,将安清郡王作为他们主要合作者的策略。” “之后这些年,他们的一系列操作也能看出,他们的长进虽然有,但也无比有限!” 就他们这性格。 哪怕军力已经和大周持平,他们举旗造反,估计都要纠结上一阵子。 更不用说,在顾长生将安清郡王府,还有他那些依附旗下的皇亲国戚们,这五年来搜刮的民脂民膏,尽数查抄走后。 他们和大周的军力,都是再度拉开的前提下。 这两位藩王,举旗造反的可能,就会被再度压低! 地方藩镇,的确可怕。 但,这种可怕也是分人的。 庆藩和楚藩,有实力举旗造反,他们的威胁,才是最大的那一档。 除此之外。 其余那十三家藩王,陈藩也好,赵藩也罢,包括元藩在内。 十三家加在一起,都抵不过一个庆藩,或是一个楚藩的话语带来的分量! 因为,他们再怎么嚣张跋扈,也不敢真的和朝廷对着来,起码不敢当第一个举旗的人。 如此一来,顾长生,还有什么好怕的呢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