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5章 为什么不向朕陈奏!-《红楼襄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他哪里会知道,所谓的提告内容是三分真七分假,搅在一起故而真真假假难以分辨。
    孙绍祖在日本,确实飞扬跋扈,也确实撒过银子,也确实跟地方大名来往多。
    但他的目的,是为了稳定局势,并伺机开疆拓土,绝对没有什么谋逆之心。
    事实上,朱景洪潜意识里也认为,这厮谋反的可能性不大,但他就是信不过这家伙。
    或许确实是因孙绍祖的人品,深层原因是朱景洪对此宁可信其有,毕竟皇帝最关心的就是屁股下的龙椅。
    大概半个时辰后,南镇抚司新任指挥同知李文钊,气喘吁吁的来到了乾清宫外。
    今年初他跟陈云泰都升了官,如今一个管南司一个管北司。
    李文钊非常上道,得知皇帝紧急召见,他就知道一定是出事了,问题就在于出了什么事,得知道他才能想到应对之法。
    而这件事很简单,只需要使些银子,就能初步问清情况。
    所以在赶路之时,李文钊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知道皇帝极有可能问责,这可让他是叫苦不迭。
    升官还没一个月,就遇上了这等糟心事。
    很快,李文钊被引进殿内,恭恭敬敬跪在暖阁门槛外,然后向皇帝行了大礼参拜。
    朱景洪没叫他起来,而是一边看奏本一边问道:“卿可知南镇抚司职责?”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南司职责有二,一为监督北司执法,二为刺探外藩之实情!”
    “二者孰轻孰重?”朱景洪冷冷问道。
    他与皇帝隔着有六七米,但还是承受着莫大压力,此刻李文钊脑中思绪飞转,答道:“回禀陛下,此皆本职,且至关重要!”
    “既然至关重要,为何那孙绍祖贪墨良多,你南镇抚司并未察觉?这就是你说的重要?你就是如此尽忠职守?”
    连续三个问题,让李文钊是汗流浃背,他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死了。
    好在,他提前了解过情况,所以临时做了些准备,不至于眼下说不出话。
    “回……回禀陛下,孙绍祖贪墨之事,朝鲜千户所……有……有过奏报!”
    听到这话朱景洪更怒了,随后怒斥:“既有奏报,为什么不向朕陈奏?”
    李文钊也四十多的人了,这些年经历过不少刀光剑影,但在朱景洪面前却是新兵蛋子,此刻被吓得愣是止不住的颤抖。
    为什么不陈奏?
    这个问题很好解答,相关情况南镇抚司奏报过,但考虑到孙绍祖捞得不太国分,且此人是皇帝一手提拔的亲信,所以奏报时用了春秋笔法。
    最关键的问题是,每天东厂、锦衣卫南北镇抚司、以及各部院奏报太多,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,他都只是大概看一遍而已。
    南镇抚司每天都有奏报,去年某几天不太重要的奏报,被他忽略实在太正常。
    换言之,这个锅南镇抚司占一半,朱景洪也有一半的责任。
    可这些事,李文钊当然不敢说,否则就真的是找死了。
    “臣失职,误了陛下大事,实在罪该万死,请陛下治罪!”
    作为皇帝家奴的一员,而且是掌管最关键的锦衣卫,最重要的东西是忠诚,保持住这一点就问题不大,失职也是可以被原谅的事。
    此刻李文钊主动认罪,把生杀之权交给了皇帝,这便是他体现忠心的办法,也是他保命的绝技。
    在这些关键位置上,安排自己信得过的忠诚,对朱景洪来说也不容易,所以他不可能杀李文钊。
    发怒是为了宣泄情绪,同时也是表达对此事的态度,如今朱景洪的目的已达成了。
    “真要治你的罪,你有几个脑袋够朕砍?”
    “把你提到指挥同知的位置,就是让你替朕管好南司,帮朕把天下外藩定死了!”
    “朕不缺磕头的奴才,朕要的是办实事的能臣干臣!”
    听到皇帝语气缓和,李文钊总算松了口气,但神色间依旧惶恐,用心聆听着训示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