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半决赛踢完美国后,西班牙国家队就开始转战约翰内斯堡。 24号踢完半决赛,25日抵达约翰内斯堡,28日晚上决赛。 也就是说,西班牙仅仅只有3天的时间。 比赛非常的紧张。 早在联合会杯之前,杨浩集训期间的战术假想敌就是巴西和阿根廷。 这也是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。 门迪奥多和卡米内罗两人都还带队前往南美洲,考察了巴西和阿根廷的两场比赛,收获也是不少,但具体到了联合会杯,邓加也掏出了不少的干货。 很显然,之前在南美洲的世界杯外围预选赛上,他并没有拿出全部的家当。 如今的巴西踢着一种非常标准的三后腰战术。 4312。 邓加这个人很狂,但他确实有狂的本钱。 巴西国家队向来都有一个传统,他们几乎每一次拿到世界杯,靠的都是防守,而不是进攻。 原因很简单,巴西从来都不缺乏天才。 所以,在巴西国家队,谁能抓好防守,谁能让球员执行战术,谁就能够夺冠。 就好像现在的巴西队一样。 邓加的战术很复杂吗? 不,一点都不复杂。 扔到欧洲足坛,那都没什么了不起的。 4312阵型,四后卫,三后腰,防守的时候就有七名球员了。 关键是要如何在防守时保持缜密阵型。 进攻的时候,两条边路只能上一个,始终确保有三名后卫的存在。 前场进攻就靠前面的1和2来打,通过巴西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,在局部小范围内打出进攻配合。 如果去看现在的巴西队的比赛,很容易就发现,巴西队的进攻经常还挺出彩的,局部小范围内配打得不错,时不时都能有灵光一闪。 可深究下去,全都是球员个人能力的体现。 而在邓加上任之后,他就坚决采取了前场的三叉戟组合,罗比尼奥和阿德里亚诺搭档锋线,卡卡拖后,三名天才球员组成了前场的三叉戟。 罗纳尔迪尼奥和德科都被邓加抛弃了。 理由嘛,就是他们在切尔西的表现都有所下滑。 实际情况呢? 邓加想要用三后腰,费利佩·梅洛、吉尔伯托·席尔瓦和拉米雷斯。 虽然,拉米雷斯和费利佩·梅洛偶尔也能前插参与进攻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防守。 前场的三叉戟也同样不是完全投入进攻,他们也会有一定的防守任务。 这就导致邓加的巴西队从前到后,防守是抓得非常严密。 进攻的时候,右路麦孔或阿尔维斯经常前插,左路桑托斯也积极往前配合罗比尼奥,这就形成了边路进攻。 卡卡的位置就非常灵活,总是在两个肋部穿插,给防守球员带来非常大的麻烦。 至于说,前面的阿德里亚诺,作为当今世界足坛的第一中锋,阿德里亚诺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威胁。 所以,在巴西,很多人都奚落说,邓加的国家队一点都不桑巴,太保守了。 但保守的好处很明显,能出成绩。 从战术层面来看,邓加的巴西就跟2002年的巴西非常相似,就是牢固的防守加犀利的反击,怎么打?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,卡卡、罗比尼奥和阿德里亚诺的组合,比当年的罗纳尔多、里瓦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的3R组合更擅长打反击。 注意,这里的擅长并不代表三叉戟组合实力就比3R强,而是他们的特点更符合这套战术。 这就导致所有的球队在面对巴西的时候,都不得不面临两个难题。 怎么攻破他们那7个人组成的铜墙铁壁? 怎么在做到前面这一点的基础上,守住三名天才球员的反击? 想想是不是就很难了? 在杨浩前世,邓加的这支巴西队就已经非常难踢了,以至于到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时候,1比2惨遭荷兰逆转的时候,很多人都无法接受,说那是一场假球。 当然,荷兰队的进球基本都是来自于巴西自身的失误。 尤其是后来费利佩·梅洛的红牌。 杨浩并不是说费利佩·梅洛的红牌有问题,只是觉得太不应该了。 但这反过来也可以看出,邓加这支球队的难缠之处。 而现在,杨浩所面临的这支巴西,要比前世那支更强。 不仅是因为卡卡实力更强,更因为多了一个世界第一的中锋阿德里亚诺。 卢西奥和蒂亚戈·席尔瓦的组合在经过马竞的配合之后,也变得更加娴熟默契。 还有麦孔和阿尔维斯。 这就不得不提到邓加在这一届联合会杯上使出一大变招。 右边后卫的主力是麦孔,因为麦孔能够确保球队的防守稳固。 但阿尔维斯经常替补上场,不是踢右边后卫,而是踢左边后卫。 这时候就会变成阿尔维斯前插后,内切右脚打门。 可以说,这套打法在巴西国家队已经很娴熟了,绝对是内部演练过的。 但,邓加一直到联合会杯才用出来。 藏得足够深! 从战术层面来看,杨浩所面对的这支巴西,真的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。 他们就像是一只缩进壳里的乌龟,壳上还长满了倒刺。 除了靠硬实力去拼外,基本没有太好的办法。 …… 在球队抵达约翰内斯堡后,杨浩就在教练组内部会议上收集了意见,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,重点就是针对巴西的两个关键节点。 一个就是要尽可能地切割开前场三叉戟,不能让他们过多地靠拢在一起,形成局部配合。 巴西人的超强个人能力,使得他们只要一靠拢在一起,立马就能形成局部配合,这就很要命,所以要通过防守的站位和跑动,尽可能切割。 第二个点,两名边后卫的前插更多是以接应卡卡的分球为主。 “大家都应该留意到了,在这支巴西国家队里,是不需要组织核心的。” “或者说,在几乎所有的巴西国家队里,都不需要组织核心,这就是六星巴西的实力!” 很多人或许会为,凭什么? 就凭他们个人能力强啊。 要什么中场组织? 我只要抓好防守,抢下球后快速通过中场,到前面迅速形成局部区域的球员进攻配合,打出威胁就行了。 组织? 纯粹浪费时间! 再仔细看看02年斯科拉里的那支巴西,是不是这个味道? 所以像德科这样的球员,在巴西国家队其实是很不被重视的。 06年能够入选,更多是因为他在马竞的出色表现。 但在没有出色的中场组织者的情况下,前场的拿球和分球,就是靠卡卡。 没有中场组织,节奏往往就是靠球员在球场上的临场发挥。 杨浩的意思很清楚,切断前场三叉戟的联系,截断卡卡和两条边路的分球线路,让巴西的进攻球员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 “你这是要以魔法来对付魔法。”瓜迪奥拉忍不住笑了起来。 邓加的打法其实被很多人骂。 为什么? 因为保守啊。 你明明有这么多的天才球星,你怎么可能踢得这么保守? 那杨浩现在这么干,明显也是要采取更加务实的战术嘛。 又要切割三叉戟,又要截断传球线路,那人必须得够。 “我比他积极多了,最起码我不会把控球和节奏轻易丢掉。”杨浩说道。 如何在保证控球优势和比赛节奏的情况下,做到针对性防守,这很关键。 “接下来3天时间,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套打法再梳理一遍,确保在比赛里万无一失。”杨浩非常凝重地交代道。 在比赛里,一次失误,很可能就断送掉一切了。 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决赛。 而在此之前,杨浩还打算跟邓加来一场个人赛。 …… 叩叩叩。 卡卡敲响了邓加的房门。 助理教练若日尼奥从里面开门。 “卡卡来啦。”若日尼奥笑着打招呼。 “伱好,若日尼奥。”卡卡跟这位国家队的前辈打招呼。 若日尼奥是邓加的助理教练,两人都是巴西国家队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的国脚,也是拿到94年世界杯的冠军成员。 若日尼奥和邓加都在德甲效力,后来又同时去了日本J联赛,有趣的是,不管是在德甲还是J联赛,他们都在不同球队踢球,但彼此关系非常要好。 邓加接掌国家队后,若日尼奥就成了他的助手。 “他在里面等你。”若日尼奥指了指屋内说道。 但马上又悄声地提醒了一句,“他现在正发火呢。” 若日尼奥这话让卡卡愣了一下,但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 进入酒店的房门后,卡卡径直来到了邓加的面前。 此时此刻,巴西国家队主教练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半决赛联合会杯首战,西班牙踢阿根廷的比赛,看到卡卡进来后,招呼他坐下来,吐槽了一句。 “阿根廷踢得真烂,马拉多纳不是执教的那块材料。” 说话说得很大气。 巴西人总是瞧不起阿根廷人,这是很正常的。 谁让他们互为死敌呢? 卡卡则是留意到,在邓加面前的茶几上,放着一部笔记本电脑,打开的页面正在浏览着圣保罗报的新闻网站,上面正刊登着杨浩的一篇最新的专访。 页面正好浏览到了关于巴西队的内容。 “很遗憾,现在的巴西队在我眼里已经不是一支强队了,他们没有拿世界杯的能力。” “我不是指责谁,只是阐述一个事实,现在的巴西踢得太丑陋了,如果没有卡卡,没有阿德里亚诺,那目前的这支巴西队根本进不了一流强队行列。” “他们拥有很多的天才,例如罗纳尔迪尼奥、迭戈和德科,但他们偏偏选择了最保守最糟糕的一种足球,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。” “巴西队的进攻?不不不,其实我并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很好的进攻套路,更多的是球员的个人表现,很多球员跟他们在俱乐部的时候相比,差得很远。” “是的,我听说过,巴西国内一直都有这种说法,说是马竞造就了巴西的成功,我觉得这很难去具体分析,因为现在的足球跟过去不一样了。” “对于这场决赛,我真心希望能够看到一支原汁原味的巴西,希望是一场精彩的对攻战!” 这篇报道是圣保罗报在南非的记者对杨浩的采访。 从表面上看,其实算是一篇很正常的报道。 充其量就是杨浩稍稍点评了一下邓加的组队模式,但这也问题不大。 全世界都知道,杨浩是崇尚攻势足球的,所以他喜欢天才,也重用天才。 但卡卡心里头很清楚,杨浩这是在煽风点火。 很多球迷估计都已经忘记了,06年10月,杨浩刚刚接掌西班牙,没有征召劳尔入队,这在当时的西班牙引起了轩然大波,杨浩一下子就被打成了全民公敌。 当时甚至有很多人都担心,杨浩能在西班牙国家队的帅位上待多久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