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没想到,英格兰倒霉地提前遭遇了西班牙。 比赛刚一开始,西班牙就大举压上。 当鲁尼将球踢回到中场,给了加雷斯·巴里。 巴里刚停球,才要转过身来,就听到了周围兰帕德的示警。 “小心!” 接着就感受到了一股威胁。 托雷斯以极快速度往前冲刺,已经杀到了巴里的身后区域。 只要一转过身,以巴里的脚下技术,怕是很难摆脱托雷斯的纠缠。 于是,巴里将球往回踢,交给了拖后的特里。 托雷斯就像是一阵风,从巴里的身旁掠过去,直追特里而去。 特里将球踢给了右路的格伦·约翰逊。 这名年轻的右边后卫停住球,往前带了一步后,受到了大卫·席尔瓦的纠缠,立即选择将球往回踢,又传回给了特里,再传给了厄普森。 “西班牙开场之后就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。” “他们的前场球员在前面的逼抢压迫力度很大,而且很坚决。” “看看这次英格兰怎么处理。” “厄普森一脚长传,直接给到了前场。” “这一脚球给的力度很大,西班牙的整个阵型压得很靠前,球直接落到了身后。” “迪福在前插,但是我们看到,拉莫斯、佩佩和普约尔的回追速度也很快。” “拉莫斯非常聪明,身体对抗也不差,直接扛住了迪福。” 在拉莫斯和佩佩的联手夹击之下,迪福没能及时停住球。 足球落地反弹后,让佩佩抢先一步,直接一个大脚,把球踢回到了英格兰的半场。 西班牙的后卫回防速度都非常快,而且配合得很默契。 尤其是拉莫斯和佩佩。 两名在马竞搭档多年的队友,稍微打一个眼色,就彼此知道对方的想法了。 当球落到了英格兰的半场时,并没有第一时间形成反击。 英格兰抢到了落点。 双方在中线附近展开了逼抢。 西班牙的态度非常明确,从一开场就主动出击,而且压得很靠前,非常果断。 英格兰则是把重心安排在中场。 杨浩一直都是站在场边观察,但在比赛进行到第2分钟的时候,他留意到了一处细节。 杰拉德和米尔纳看似踢边前卫,但实际上,他们很靠近中路。 例如1分56秒开始,西班牙中场抢断后,连续的一脚传递,球被伊涅斯塔带到了左肋,也就是英格兰的右肋。 这个时候,加雷斯·巴里回撤,兰帕德去防守伊涅斯塔,而杰拉德则是出现在中路。 看起来,杰拉德跟兰帕德才是中前卫。 米尔纳则是在跟着安东尼奥·洛佩斯,显然是在提防着西班牙左边后卫的前插。 但这次的进攻也反应出了西班牙的特点。 大卫·席尔瓦空跑回撤,拉出了格伦·约翰逊。 小白跟托雷斯完成了一次漂亮的二过一配合后,在禁区左角接球,要尝试往底线突破。 这时候,厄普森直接拉到了右边后卫的位置,挡住了伊涅斯塔。 托雷斯果断横向中路跑。 大卫·席尔瓦则是突然拐了一个方向,甩开了格伦·约翰逊后,从厄普森的身后斜插禁区,接伊涅斯塔的直传球,在禁区左侧底线前传中。 但这一脚传球被加雷斯·巴里飞身挡出了底线。 整个配合说起来很长,但实际上就发生在几秒之间。 西班牙的这种精妙的传切配合,给英格兰带来了巨大的麻烦。 如果不是加雷斯·巴里及时回撤,大卫·席尔瓦那一脚球传了出去,比利亚在后点接应,很容易就能形成威胁,甚至破门。 杨浩看到这个角球时,他也察觉到了卡佩罗的意图。 正如之前杨浩一直都在说的,这一届世界杯在战术层面上,最明显的趋势就是4231成为了主流,那442就变成了落伍的代名词。 442这套打法在中路存在着天然的缺陷。 不管是碰4231,还是碰433,这套打法都存在短板。 偏偏,西班牙就是强于中场传控。 作为世界名帅,卡佩罗不可能不重视这一点,所以他采取的策略应该是,如果西班牙是左路发起进攻,那米尔纳就负责盯安东尼奥·洛佩斯,杰拉德就收到中路。 这样的话,中路就变成了杰拉德、兰帕德和加雷斯·巴里三中场的配置。 反过来,如果是踢右路的话,杰拉德就去跟拉莫斯,米尔纳回收。 但这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。 因为问题显而易见。 如果西班牙以左路策动进攻,将英格兰的整个防守都吸引过来的话,在长传转移到右路呢? 这时候的英格兰中场还能调整得过来? 还有,刚才是中卫拉边,加雷斯·巴里下沉到中卫位置去补位。 特里和阿什利·科尔之间,空档有点大。 想到了这里,杨浩立即走到了场边,喊了一下距离自己最近的哈维和比利亚,各给他们打出了手势,针对性的做出了调整。 …… 比赛进行到第3分钟的时候,大卫·席尔瓦在一次左路带球,尝试要突破格伦·约翰逊的时候,两人纠缠在一起,导致球出了边线。 主裁判判罚了英格兰的界外球。 可当格伦·约翰逊跑过去要开球时,他发现周围竟然全部都是西班牙的球员,他竟然找不到一个传球的线路。 这让英格兰右边后卫感到非常的郁闷。 他最后不得不直接用力抛给了前面的鲁尼。 结果,鲁尼和普约尔两人争顶的时候,球被普约尔顶给了前面的伊涅斯塔。 小白护住球后,往回带了一步,回传给了哈维·阿隆索。 哈维·阿隆索在中路偏左一带停住球后,看了一眼前方。 哈维在前插,托雷斯则是在回撤,马竞队长还特地喊了哈维·阿隆索一声,举手要球。 看起来是要打出中路配合。 可就在所有人都这般想的时候,哈维·阿隆索突然搓出了一记快速的过顶斜传,直接从30米前沿传向了大禁区前沿右侧。 就看到比利亚快速空跑前插,利用先声夺人的优势,抢先用身体卡住了阿什利·科尔的身位,追上了哈维·阿隆索的传球后,右脚凌空一卸。 比利亚的脚下技术在这一刻就体现出效果了。 刚才鲁尼有一次也是接长传,结果直接把球停出老远。 可这一次,比利亚稳稳将球卸到了自己身前,又追了上去。 葫芦娃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,他在停球和跑位的时候,身体始终将阿什利·科尔别在一个很不方便抢球的位置,这让英格兰左边后卫很郁闷。 而比利亚追入大禁区时,怕受到阿什利·科尔的干扰,左脚还轻轻迎着落下来的足球一垫,既将球垫向自己的右前方,让阿什利·科尔无法够得着。 同时,他追上前一步后,右脚正好直接发力,不用在调整,打出了一记半高球抽射。 “比利亚打门!!!” “球进啦!!!!” “西班牙进球啦!!!” “开场还不到4分钟,西班牙率先攻破了英格兰的球门!” “来自哈维·阿隆索的后场长传,比利亚非常冷静地处理,将球送入了英格兰的球门。” “1比0!” “西班牙的这个开局打得非常漂亮,一开场就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。” “英格兰要小心了!” “如果今晚他们没能拿出比小组赛更好的表现,碰到势在必得的西班牙,他们怕是要凶多吉少了。” …… 西班牙这场比赛几乎就是明牌跟英格兰在踢。 杨浩甚至都没有掩饰自己的战术意图。 他明摆着就是告诉卡佩罗,告诉所有人,他就是要用西班牙最擅长的方式,去摧毁英格兰。 面对西班牙的中场绞杀和前场逼抢,英格兰唯一的办法就是长传。 英格兰几次尝试要走传球渗透,但到了中场,尤其是推进到中线附近,他们往往就遇到了问题。 为了确保传球成功率,他们都是采用短距离传球。 而距离过短,导致他们很难拉开西班牙的防守阵型。 英格兰球员又缺乏那种在狭小范围内处理球的技术,导致他们往往几脚传球后,就在西班牙防守球员的干扰下,把球给丢了。 例如在第10分钟的时候。 米尔纳回收到中路来带球,加雷斯·巴里尝试想要传到前面给鲁尼,结果被普约尔抢先一步将球挡了回来。 哈维·阿隆索再一挑,将球挑到了三十米区域。 这时候,如果比赛画面定格住,所有人就会发现,英格兰的三条线是脱节的。 尤其是他们的后防线和中场。 在进攻的那一刻,英格兰的球员都在往前插。 米尔纳和杰拉德回收,边后卫前插就成为了英格兰打开前场进攻宽度的唯一武器。 于是,格伦·约翰逊和阿什利·科尔的位置也是前插。 而在球被断的那一瞬间,他们想要就地反抢,加雷斯·巴里、兰帕德、米尔纳、杰拉德等人,全都在往前抢。 后防线就剩下特里和厄普森两名中卫了。 当西班牙断球成功,哈维·阿隆索再挑传的时候,托雷斯和比利亚都在前插,带着特里和厄普森也跟着前插。 可中场还没来得及回来啊。 这就在中场和后防线之间,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挡。 伊涅斯塔停球后,迅速传给了左前方的大卫·席尔瓦,自己绕从席尔瓦的身后,跑向了左边线,而大卫·席尔瓦则是带球走左肋。 西班牙的快速反击,在前场迅速形成了4打2的局势。 但特里第一时间跟上了大卫·席尔瓦,封堵了大卫·席尔瓦往禁区内传球的线路。 加雷斯·巴里也跟着回防,随时准备驰援。 大卫·席尔瓦不停在观察着周围的局势。 他很清楚,这时候最好就是长传转移到无人防守的后点,比利亚这个位置。 但他身后是加雷斯·巴里,面前是特里,根本没空间。 于是,大卫·席尔瓦选择了传球。 他没有传到伊涅斯塔的身前,而是传到了他的正前方。 小白跟大卫·席尔瓦在一起踢球了这么多年,他们都很清楚彼此的踢球习惯。 大卫·席尔瓦这一传,就是在告诉伊涅斯塔,下底传中吧! 伊涅斯塔快速穿过了特里的防守,追上了大卫·席尔瓦的传球后,一脚传中,给到了大禁区中路。 这一脚传球也是有讲究的。 托雷斯快速前插,但第一下没有来得及跟上。 英格兰的中卫厄普森也一样如此。 球直接落到了后点。 无人防守的比利亚在大禁区右侧,面对伊涅斯塔的传球,胸部停球后,将球再推到了球门前。 这时候,托雷斯才抓住了机会,抢在厄普森和门将詹姆斯之前,出脚将球往球门一捅。 球径直钻进了英格兰的球门。 2比0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