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不吃是要看,还要听。 最终成绩如何,要结合县委书记和局长的现场答辩情况。 这些大员、大官,瞬间变成了迎接考试的学生,一个个如临大敌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。 现场领导和评委会提出很多刁钻的问题,让所有答辩者大汗淋漓,下来后好像脱了一层皮! 这逼得县委书记必须履职尽责,使尽浑身解数,调动一切资源来抓工作,而且要开动脑筋、积极谋划,努力出创新亮点。 否则的话,就要丢人,还可能被淘汰。 以前官场,历来都是能上不能下。 一旦到了一个位置,就算提拔不了,也会保持不动。 时间长了,职务上不去,还能往上解决一个非领导职务。 所以整体动能是比较低的。 也滋生出了一些躺平式干部。 但在梁江涛的改革下,一切不一样了。 真的会免职,调任不重要的岗位,还要蒙受羞辱! 而且不是你干好了就行,还得跟周围的同事比。 你干的再好,比人家差,也不行! 这些县委书记和局长如同被打了鸡血,全身心投入工作中,从睁眼奋斗到凌晨,生怕被淘汰。 终于,年底打分,有三名县委书记和三名局长分数靠后,真的被免职了,调任市委办、市府办调研员,跟班学习。 后来,梁江涛考虑到,他们虽然分数靠后,但还算是勤勉尽职,工作成绩也还是有的,跟其他人的差距也不大,半年之后,重新给他们安排了重要职务,经过沉淀,他们变得更加拼命,第二年均拿出了亮眼的成绩,其中一个提拔了副市长,还有一个交流提拔到外市担任副市长,最后一个重用为河西新区发改局长,提拔也是指日可待。 河西新区成立后,是正厅级建制,有十个局,六个区,全都是正处级,而且每一个都是核心岗位,立刻给了罗州干部更多的机会和舞台。 另外,随着罗州的日益发展,全省各地市都向罗州学习,也都愿意接受罗州的干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