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师傅,您放心,我有将自己变成凶手,但也始终记得:您盯着我呢。嘿嘿,所以,我就有一边共情,一边分析。” “因着我对这柳桂县的地形地貌并不熟悉,只是看过舆图,跟着走过那八个出事的村子,而我也不清楚凶手的家在哪里。” “我们在桂名村停留的时间最长,挨着桂名村最近的就是飘桂村,且我们也去过,还路过,对我的感知来说:就是对它比较熟悉了。” “愤怒的支配下,本能会让我跑向飘桂村。一口气跑到那里,待理智回笼,才发现已经跑到了村庄之内。” “我当时就有设想:半夜跑到了这儿来,如果被人看到,会不会真的就被证实是个怪物了?会对我喊打喊杀的。” “又因着凶手长期不接触陌生人的缘故,我就在想:他会害怕的吧?会想着赶紧悄悄溜走的吧?” “可我又在想:他在飘桂村也是杀了人的。那么,当时一定还有着什么刺激到了他。半夜三更的,能是什么呢?” 贪睡憋尿尿床了的孩子,被打扰了好眠的骂骂咧咧的妇人,只有类似这样的情况,才是最有可能的。也只有这样的情况,才会刺激到凶手终于忍无可忍出手杀人。 飘桂村在八月初二那日失踪的男童狗蛋儿,就是半夜在家里好好睡着,突然没有了的。 这就对上了。 小福王有一边“发疯”,一边将此前查察到的线索联系起来,以此做为自己的共情言行导线。 “师傅,凶手偷走狗蛋儿的时候,情绪应该是忐忑、紧张、害怕,但更多想的是:他在为狗蛋儿解脱,是在做好事儿。” “师傅,您可能并没有猜测错:凶手不是桂名村的人,就是飘桂村的。他对这两个村庄较为熟悉。” “而他在偷完狗蛋儿跑出飘桂村的时候,会本能地跑向山林。对于我们这样经常被人讥讽和嘲笑的人,本能会让我们选择更能躲藏和隐蔽之处。” 小福王说着,再将自己体会到的:凶手杀人时的情绪、感受等等,一一道出。 最后再道:“只是我不清楚凶手真正的家在哪里,只能又跑回了飘桂村。可师傅:豆豆失踪的时间是不是不太对啊?” 叶风的推测中:凶手是成长型的。除了施杀方式之外,无论是时间、还是对目标的选择,都在逐步成长。 可豆豆的失踪时间是七月初一,狗蛋儿失踪的时间是八月初二。 且狗蛋儿是半夜,豆豆是下晌。这就又与叶风的推测时间有误了。小福王脑子转不过圈儿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