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98年。 宝奥歌坛崛起元年。 中生代李玟、张惠妹、任贤齐,放眼华语歌坛,都是叱咤风云的存在。 新生代王力宏、陶几几,徐怀钰异军突起,独断华语歌坛新生代。 望两岸三地,宝岛歌坛…… 遥遥领先! 岛媒趾高气扬,言称香港歌坛颓败,大陆歌坛三岁啼儿,接代香港歌坛,执华语歌坛权柄者,还得宝岛歌坛。 怀揣着志得意满的心。 曾在香港歌坛击败四大天王的许琛,无可避免沦为了岛媒的箭靶。 滚石倾巢而出。 岛媒群情激奋,报纸连篇累牍,磕了药一样亢奋:【任贤齐专辑蝉联3周销冠,许琛遗憾败北,折戟宝岛歌坛。】 【香港蝉联21天专辑销冠许琛,专辑在宝遇冷,战败郭富城,败北任贤齐!】 【任贤齐电视剧神雕侠侣,收视率突破新高,歌坛、影坛两开花。】 【华语教父李宗盛、罗大佑:宝岛歌坛的未来任贤齐!】 【执掌华语歌坛,宝岛老、中、轻三代交相辉映,滚石的音乐经。】 【华纳困局,溃败东南亚,失利宝岛,周建斌两难抉择,押宝许琛恐酿大祸。】 宝岛歌坛媒体语不惊人死不休。 宝岛歌迷。 却享受着难得的盛夏假期。 生在90年代华语歌坛。 他们无疑幸运又痛苦。 幸运。 有数之不尽的好歌,百花齐放,风格迥异,简直就是音乐发烧友的饕餮盛宴。 裁缝? 不存在的,摆烂的华语歌坛,在当下歌迷眼里,就和曹氏盖饭一样…… 不可能! 绝对不可能! 痛苦。 兜里没几个钱,总积赞不够买专辑。 90年代的群体印象。 就是盛夏闷热,青春糅着汗水和荷尔蒙的味道,一群人围在收音机前,边听歌,边抄写歌词。 能完整拥有当红歌手专辑歌词的强者。 整个十一中。 不。 整个台北国中,都是凤毛麟角、备受瞩目的顶级大佬! 窗外。 知了拼命叫。 盛夏的风中,都带着燥热。 林葭坐在电视机前,对着身旁同学,雀跃叫:“太棒了,终于能看了,琛王到宝岛都两天呐,竟然一个节目都没有!” “可恶,我王驾崩了吗?” “陛……呸,小葭子,你说你姐姐有琛王亲笔签名专辑,还有琛王签名海报,还有琛王合照!到底真的假的!” 墙头草忍痛说:“赵星星说他哥有任贤齐亲笔签名专辑,我没有去呐,你不要骗我啊。” “切~瞧伱那样。” 小葭子撇着嘴。横眉瞪着:“任贤齐怎么能和我王比较,银河以北,我王最美!” 墙头草嘟囔:“那他们不是唱歌的嘛。又不是选美。” “哼,唱歌我王也比任贤齐好吧,神雕侠侣你到底看没有,我王简直就是神雕侠侣眼药水吧,赶紧洗洗眼睛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