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-《南朝不殆录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荀朗正色道:”言归正传,侯兄可知我的来意?“

    侯安都微笑道:“荀兄大才,定知北齐以灭国之军来袭之事,想必是有所决定了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,三年前我率私兵万余家渡江,来到宣城郡内安居。如今北朝和陈司空,已到了决战时刻。”

    荀朗说起对局势的判断,充满了自信:”北朝胜,则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;陈司空若胜,则声势大振更图进取。与其迟早都要归附,锦上添花自然不如雪中送炭。”

    侯安都大喜:“得荀兄相助,主公必然欣喜重用。”

    荀朗拱手道:“侯兄为陈司空心腹爱将,今日贸然来访,敢请引荐扶持。”

    “我定向主公引荐荀兄,愿结为友,今后守望相助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我有部曲数千,皆是昔日随我破敌之士。这次带来,正要和侯兄并肩作战!”

    荀朗笑道:“此是犬子法尚,且让小儿辈自去说话。我与侯兄议些具体章程如何。”

    侯胜北看向荀朗身后侍立的少年,年纪和自己相若,面貌清秀与其父有几分相似,褒衣博袖,神态庄容稳重。

    他是个自来熟的,拉着这少年便自去说话。

    “你叫荀法尚?出身颍川荀氏,三国时王佐之才的荀彧是你家先祖吗?“

    “你也十六岁?那我们正好同年,你大还是我大?“

    “你有个叔叔叫荀晓?我也有个叔叔叫侯晓,你说巧不巧。“

    “我已经跟着阿父,打过好几仗了。什么,你也是?说来听听呗。“

    荀法尚脾气甚好,不嫌他啰嗦,一一应答。

    两人是同龄少年,学文从武的经历也类似,聊的甚是投缘,不一会便熟络起来。

    侯胜北还不知道,除了萧摩诃之武,这一刻,上天把日后的另一位莫逆之交,智之荀法尚赐给了他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说话间,军士来报。

    “传令!敌军已入丹杨,主公命即日放弃梁山各栅,转进建康,十日内各路兵马取齐。”

    历经五十余日的对峙,终于要和北齐军决战了!

    侯安都奋身而起:“荀兄,你来得正是时候,可愿与侯某走上一遭?”

    “固所愿,不敢请耳。”

    荀朗也长身而起,肃容拱手作揖。(注3)

    侯安都回礼,两人并肩走出军帐,朝向面前的上万雄师。

    侯胜北和荀法尚,看着两位父辈的背影,不禁心驰神往。

    此时,响起众军震天动地的齐声高呼:”万胜!万胜!”

    花费月余筑成的梁山要塞,弃如敝屣。

    近二万精锐之师,断然奔赴决战之地而去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注1:帐内荡主黄丛逆击,败之,烧其前军船舰,齐顿军保芜湖。

    注2:戚继光《练兵实纪》,提前引用一下

    注3:(荀朗)自宣城来赴,因与侯安都等大破齐军。

    《地名对照》

    针鱼嘴:今针鱼嘴

    横江河:今得胜河

    丹杨:今当涂县东北丹阳镇

    秣陵故治:今江宁区秣陵街道

    踟蹰山:今安徽巢湖市南

    宣城郡:今宣城市、芜湖市、铜陵市、马鞍山市一带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