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不克扣饷银?大明朝还有不喝兵血的时候? 等卢象升赶到军营的时候,再次引起轰动。 明末,大明的大抵上流传着:“明军不满饷,满饷不可敌之说”。 这句话不是一句笑话,而是有实证的。 明军经常在投降清军后立即华丽变身,甚至一些明军精锐降清后如吴三桂等部战斗力不亚于、甚至超过满清八旗。 背后的原因就是明军连一半的薪资都拿不到手,投降满清后,却可以到手一倍的薪资都不止。 如施琅家族,为满清统一台湾之后,拿到了福建台湾地区接近200年的税收分红。 屠夫曾国藩、曾国荃兄弟离谱的过亿两战利品最终也被清庭默认。 三蕃叛乱后的两蕃再次降清后也保留了一大笔资产…… 这些在崇祯一朝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。 无数人高呼道:“陛下万岁!” “陛下万岁,大明万岁!” “万岁……“ 他们当兵是为了什么? 自然是养家糊口,荣华富贵。 如今两个都可以解决,让他们如何不兴奋,如何不山呼。 …… 与此同时,京师之内。 “这家?” 一个小旗官点头,“没错,卖肉的老板娘说就是这家。” 下一瞬, 轰! 一声巨响,直接将大门给炸开,一群人冲了进去。 “锦衣卫办案,胆敢反抗者,就地格杀!” “你们是?”对方显然还没有从震惊之中醒过来,眼珠子瞪的跟驴一样大,扭头就想跑,被人一刀砍在后腰上。 “搜!” 锦衣卫剩下的五千人,以及东厂的人也没有闲着,他们根据京城百姓的举报,大量的抓汉奸走狗。 后世有朝阳大妈,如今同样发挥出来了巨大的作用。 《大明时报》更是直接刊登出来,一旦举报的线索属实,便可以获得三十两的奖励。 此时的大明朝实行的又是连坐,说白了就是让百姓互相保证,互相监督,互相揭发,而大明时报里面却讲明了举报者无错,反而有功,亲友不受其坐。 先开始有人不信,但当他们看到接连几个人领取了三十里银子之后,直接引爆了京城百姓的积极性。 很快,锦衣卫的人将这个院子给搜查一番之后,从后院找出来许多的人参、貂皮等贵重东西。 “这些辽东的东西从哪里来的?” “我……”那人还想狡辩,锦衣卫的总旗官拿着刀子放在他儿子的脖子上,“我建议你想好了再说。” “是城东头的粮店老板崔明直给我的,他让我去蹲在兵仗司外面,从里面出来多少火炮。” 总旗官冲着手下一名小旗官道:“你带着这些人回去,我去抓崔明直,务必不能让对方给跑了。” “是!” ……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