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所有人全都看向崇祯,这让李岩的脸色异常的难看。 怒道:“胡闹!” “祝夫子乃先生,不是卦师,况且事关我们山寨生死大计,怎么能如此儿戏?” 自己撮合他和红娘子属实是无奈之举,更是存了将他拉下水的意思。 毕竟同为读书人,自己一个举人,却被逼入伙成为反贼。 凭什么你就可以置身事外? 凭什么你干干净净一身白,从此地离开,可以继续入朝为官? 可以说,他之前的谋划都成功了。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这家伙名不见经传,竟然有着这么离奇的能力,明廷和满清的几次战事,他一语成谶。闯王的困境,他也分析的分毫不差。 风头一时无两不说,晚上吹点枕头风,更使得整个山寨的方向都开始偏离了自己的初衷。 这如何不让李岩大急? “大当家,当初您可是亲口说过,要和闯王合在一起的,而今我们也派人和闯王那边接触上了,却犹豫不决,岂不是背信弃义?” 红娘子凝眉不悦道:“生死存亡,自然要谨慎,况且此一时彼一时。” “当初闯王势大,我们投靠是为了生存,如今大明十万兵马围剿,我们选择暂避锋芒也是为了生存。” “再说,我们派人和闯王接触,也并非说立马过去投奔,又怎么能说是背信弃义?” 李岩顿时语结,“可” 二当家也没有理会李岩,而是看向崇祯,“祝夫子,你以为如何?” “我”崇祯正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。 红娘子却站了出来,冲着他点了点头,“私以为明廷虽然让官僚乡绅训练乡勇,但这些人不可能将大量的钱粮用在流民身上。” “他们选用的也不过是他们的族人,乡亲,不可能用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.敢问那些地主老财的族人多,还是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多?” 二当家,三当家这些人不用思考的说道:“那自然是无家可归的流民多。” “没错,我们要做的就是团结起来更多的百姓,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阵营,以此来对抗腐败的明廷。”红娘子铿锵有力地继续说道:| “他们办团练,我们就召集更多的流民,他们一千人,我们就一万人,两万人” 红娘子目光坚定地说着自己心里这两日想出来的一些东西。 目光时不时的看向崇祯,这些正是这些天朱常淦有意无意透露出来,红娘子自己自己得出的结论。 所以这目光之中,带着征询,带着疑问,带着希冀。 当看到崇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,嘴巴微微惊诧的神情的时候,她以为自己的想法定然是对了。 不仅被肯定,而且应该也是令对方吃惊的。 以至于红娘子谈这些的时候,一股油然而生的兴奋和自豪感渗进心田,她发现对方对自己说这些话,没有任何不满的时候,这才开始和在座的众人谈起“统一战线”的意义。 崇祯此时的心情是有些懵逼、惊惧的。 “统一战线”这种概念,作为一个皇帝而言。 他瞬间就听出来这其中的意味,以及对于大明朝廷的威胁。 古往今来,农民起义几乎不可能成功,就在于他们没有纲领,没有理论。 所以他们无论掀起来几次风浪,最后都只能归于灰烬,可若是有了纲领和理论,那就不再是一盘散沙,而是聚沙成塔。 具有极大的威胁,朱家的江山就是这么来的,他怎么可能不知道。 红娘子说的虽然很浅显,在场无论是读过书,没有读过书的,都可以听得懂。 但也正是如此,才更加的令人震惊。 这种东西不像是孔孟之道,只有儒生才能懂,口号纲领这种东西,越是朗朗上口,越是能掀起风浪。 而且纲领这种东西,在以后的逐渐改良和验证之后,会更加趋于成熟。 这让崇祯更加心惊,心头如擂鼓一般,这就是朝堂之上那些人说的,他们只是一些“疥癣之痒”? 山寨的议事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,这与红娘子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,快刀斩乱麻。 红娘子看着众人一个个离场,当崇祯离开的时候,她的余光如剑般盯着对方的背影。 对这个“祝夫子”,她有着一种难掩的好奇和关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