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我明白了,这么一说我全明白了。” 此时的曹变蛟终于全部明白为何这信王窜起来的如此之快,而陛下手中握着五大营兵马却无动于衷了。 “咦,不对啊,那左良玉怎么……” 曹变蛟又有些糊涂,却见孙传庭拍了拍他,“这你就不懂了吧,之所以让左良玉前去围剿,乃是因为他……不是陛下的嫡系!” “您的意思是?” 孙传庭笑了笑,不再说话,“去吧,此事你知我知,若在军中流传开来,这个锅我可不背。” 曹变蛟嘴角抽搐,恨不能照着自己的脸狠狠的扇一巴掌,自己怎么就那么沉不住气,其他的将领都没有问,只有自己直愣愣地刨根究底,如今知晓了这秘密。 万一说出去,必然被陛下记恨,到时候功劳先不说,脑袋能不能保得住都是另一回事儿。 “总督放心,接下来几个月,属下定然滴酒不沾。” 孙传庭摆手,“好,出去吧!” 扭过头,他看着桌子上的地图,朝着京城的方向说道:“如今包围圈已经成型,刻值千金,断断不容蹉过矣。” 他拿出一封奏疏,蘸了蘸墨,写道:“臣计边兵到齐,整整在七月、八月、九月为杀贼之期。除凤、泗、承天祖陵所在理应防守外,确确以河南、湖广为杀贼之地,如今陕西之闯、过等贼已经被驱赶至河南湖广一带,如今奏请陛下,前往剿绝……” 孙传庭这是在给皇帝写奏疏,除了汇报战果之外,还有就是要求各地的配合。 豫抚提左良玉、陈永福等兵,同心并力,合剿中原,为不尽不休之势。 倘闯、过等大贼透出关东,则秦督提左光先)、曹变蛟、祖大弼诸帅之兵与之俱出。 总之就是一句话: “下三个月苦死功夫,了十年不结之局。” …… 随着进入九月份,大明北方的天气越加的寒冷。 孙传庭的奏疏入京的时候,朱常淦正在和军机处的人在商量着攻打朝鲜所需的后勤。 战争最大的消耗就在于后勤,也就是运粮的成本。 孙子兵法之中说“凡兴兵十万,出征千里,百姓之费,公家之俸,日耗千金,内外骚动,怠于道路,不得操事者,七十万家。” 意思是派出去十万兵马,出征千里,就得有七十万家不能从事生产,专门供给这些士兵的给养。 运粮的人口七十万,可他们也要吃穿用度,再加上马匹、牲畜,以及返程的口粮消耗极大。 有人算过一笔账,三十五个人运粮才能供给一个士兵粮草消耗,而为了养活运粮的这三十五个人,又要许多人来供养这些人今年和明年的粮食。 所以打仗,打的是经济。 从古至今水路运输都是最先考虑的方式,因为船不用吃饭、吃粮草,而且装的多,一艘船至少可以运一百头牛的运输量,速度还快。 损耗低,主要不发生战事,可以运许多年。 如今三艘马尼拉大帆船已经整改到位,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赶在冰冻之前,将粮食和兵马运到朝鲜。 “陛下,往年再过十天就是冰冻期了。” “去将钦天监监正喊过来。” 很快, “臣钦天监监正尤道周正拜见陛下。”一个八字胡的官员站在门口朝着朱常淦行礼。 “还有多长时间到冰冻期。” “回陛下,霜冻的节气相比大明前些年平均晚了7天,气温也比前几年的温度高……想来今年的冰冻期,比往年要延后七到十天。” “7天!” 朱常淦深吸了一口气,看来大明朝国运值扭亏为正之后,有作用了,天灾及小冰河变冷的趋势暂停,并将逐渐回暖。 不能小看这7天,对于地球这个几乎是水做的星球来说,往后延迟7天。 其中的意味可不是表面上这小小的变化,后世人都知道水的比热容,想让水上升一度,需要极大的能量。 而对于整个地球来说,上升一度,需要的能量就是天文数字。 在南方和沿海或许没有太大的明显,但对于北方的草原和高原,没有巨大的水体调节温度,小冰河期导致的温度变化,就会展现的极度剧烈,那就是恐怖的地狱严寒。 仅仅是天津为例,1653年的冰冻周期为107天,但1930年却只有56天,可见明末冬季的气温之低。 满人、蒙人,之所以疯了一样往长城里面跑,也是因为小冰河时期实在是太冷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