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…… 崇祯十年,十一月十三,盛京大雪纷飞。 天寒地冻,相对于天气,明廷兵马的进攻,才是整个盛京,乃至于满清面临的最大劫难。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,对于满清来说,却是灭顶之灾。 松锦之战、大凌河之战、辽阳之战……数十万人的明军如狂龙般摧枯拉朽地砸入满清的阵营之中,给雄心勃勃的鞑子们,上了狠厉凶残的一课。 长久以来,明廷羸弱,文官掌兵,大量的金钱投入城防,各种理论上的东西在朝堂之上乱飞,可野战越打越弱。而满清的战力却越打越强,他们一次次入关,他们看着明廷的土地上流寇作乱,期待着明廷这棵大树倒伐,眼看着就要达成,却发现所有的东西不是那回事儿了。 五大营的陡然崛起,将他们所有的奢望碾碎,曹化淳带领的关内之战,李邦华的两次关外之战,每一击都如一把利刃扎在了满清的要害。 没有丝毫的虚招,就这么直挺挺地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。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再次醒来,此刻的盛京城之内,已经火光冲天,到处都是熊熊大火,并且火势还在蔓延。 小规模的厮杀声已经可以隐隐约约收入耳中,皇宫之内有太监宫女在奔跑,有的人想逃出去,却被宫里的侍卫直接给杀死。 有些事情,从他们进入皇宫开始便已经由不得他们。 多尔衮看着天边依然在燃烧的火焰,在广袤的原野上,无数的八旗旗帜倒在地上,上面沾染着黑色的血污。 一直到此刻,多尔衮的内心都没有多少实感,盛京城破却如刀子一样刺入了他的神经之中,并且使劲拧了几下的真实感,后知后觉地袭来。 “数十年,数十年啊……” 多尔衮既是在感慨满清的数十年的努力的艰辛,同样也是在感慨满清数十年的积累不如明廷两百多年的底蕴。 明廷在关内两百多年,积累的底蕴要比他们多的多,哪怕关内流寇几番作乱、关外几番战败,他们依然有机会,有精力,有机会将他们给歼灭,然后再调转兵锋对外。 可满清却不行,他们没有任何的容错,松锦一战,便落于下风。 如今想要守住盛京,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大量的人命去填。 可漠南蒙古已失,朝鲜更是再次反叛,两方面的人马无法填补进来,他又从哪里获得更多的人命? “皇上,走吧!” 多尔衮的两个贴身太监跪在地上恳求道:“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。” “走?我又能去哪里?” “回赫图阿拉,哪怕是回费阿拉也比在这盛京城好,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,皇上~~“ “……”多尔衮闭着眼睛,脸上的肌肉隆起,却久久不出声。 不是他不想出声,而是他不想退,也不能退。 他犹然记得太祖努尔哈赤的那句话:“国之所重,在土地、百姓,今还师,则辽阳一城,敌且复至,据而固守” 占据辽阳和盛京,就等于控制了一大片的土地,既然可以挟朝鲜、扼蒙古,又可以与明保持对峙局面,若是逃匿山谷,将不复有大清。 …… 冬天的晨曦,想象一下所有的白银被滋润过,它们像天空中的云,一眼望去,片片细密,无穷无尽,渐渐地消融在灰色暗淡的天际线上。 阳光透过云层,划破了这沉闷的颜色,一束束光柱穿过雪花飘荡的血色天空,映照出这个世界的冰冷。 盛京的城墙内外,一具具的尸体如鱼鳞一般,密密麻麻叠满了视野。 有野狼、虎豹出没,随着晨曦划破晨雾,以及人声,跑着跳着跑进了荒野之中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