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三边总督孙传庭入京,为兵部右侍郎督援军同行……” 黄得功、孙应元、张世泽、马祥麟等人也纷纷有晋升,加兵部侍郎的官衔。 众人眼中一个个精光闪烁。 大明朝这么多年来,还没有五官加兵部侍郎官衔的,总兵官便已经是极限,但如今却一个个加兵部官衔,这意味着什么,不言而喻。 前来的宦官传旨之后,又将李定国和孙可望给留了下来,下了一道口谕。 “啥?陛下单独召见?” 李定国听闻锦衣卫传来的圣旨,喉结不住的滚动,要说他自己没有野望,那是不可能的,可面圣这种事情,在此之前,他还是没有想过的。 毕竟自己连总兵都不是,却得以单独的面圣机会。 “臣谢主隆恩!” 李定国激动不已地拜谢。 …… 皇宫之内,朱常淦正在构思一些政令。 辽东之战后,所进度条便不再涨了,国运值倒是继续在涨,国祚也在往上不停的翻动。 朱常淦在想这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 想来想去,终究还是瞄准了士绅制度。 可对于文官们来说,寒窗苦读后一朝中举,便成为封建的官僚阶级的一部分,就和普通的百姓们彻底地划清了界限。 这就是所谓的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 士农工商,一下子跃迁到了最顶阶的存在。 而朱常淦要做的就是将士农工商直接给击沉,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,在此之前便先要将生产力给提升上来。 “传令兵仗司,让王徽前来见朕,之前火车的思路,开春之后,可以尝试了,第一条线路,京都到松江府。” “是,皇爷!” 王承恩临走之前,问了一句,“皇爷,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,襄王世子与女匪首同房了。” “嗯?” 朱常淦浑身一怔,表情僵硬了片刻,“朕和你们说过,皇室宗亲的婚姻大事,朕不再插手,更何况红娘子、李定国他们忠心耿耿,何必如此惊诧?” “可……他们终究是……” “滚出去!” “是,皇爷!” 王承恩闻言,真的躺下,滚着出了大殿,朱常淦看着想笑,“回来。” 王承恩咕噜一下站起身,“皇爷!” “起来吧,给襄王去一份敕书,封红娘子为大明总兵官。” 有了这个总兵官,朱常淦迎娶过门,也不算太过寒碜。 朱常淦为何让锦衣卫单独给孙可望、李定国传旨。 一是为了彰显大明对于流寇的既往不咎,另外就是爱惜人才。 别人不知道,他却是知道这个大明最后的名将,大明灭亡18年后,依然还在战斗的人物,并两蹶名王。即先后大败两名清朝王爷,一名是定南王孔有德,另一名是敬谨亲王尼堪。 他想试一下,这个人物在自己手上,到底能发挥出来多大的水平。 西域、漠北、漠西……漠北的喀尔喀蒙古,车臣汗、土谢图汗、三音诺颜、札萨克图汗等部,如今看起来,问题不大。 但漠西的准噶尔部、和硕特部、土尔扈特部、杜尔伯特部、辉特部,其分布地区东自阿尔泰山,西至伊犁河流域,却是大明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地区。 朱常淦认定的几个将领之中,李定国占一个。 “皇爷,还有一件事,襄王世子给您一封手书,请您过目。” “哦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