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就是汉家文化之中,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啊! 洛阳百姓的请战,不仅感动了老李一家,更让有心人大受震撼。 很多人都以为,李世民打高句丽,肯定会引起百姓不安。 毕竟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事情才过去没多久,很多老人还活在世上。 隋炀帝在辽东折戟沉沙,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前车之鉴不远,百姓们对于征讨高句丽的事情,肯定是大为反对。 然而百姓用实际行动,让他们瞠目结舌。 原本还对李世民御驾亲征颇有微词,甚至蠢蠢欲动想要借机搞事的人,纷纷将那颗心按死。 一切等征讨完高句丽,视情况再说吧! 在安抚完百姓以后,李世民想到了一個人。 这人不是别人,正是刘仁轨。 刘仁轨在李世民的印象当中十分深刻,毕竟他当年只是县尉的时候,便敢打死横行不法的正四品折冲都尉。 当时的老李本来很生气,但召见刘仁轨聊了几句后,便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,不仅不加惩处,反而提拔他为咸阳县丞。 贞观十四年秋时,李世民准备到同州围猎。 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,刘仁轨上表劝阻。 老李于是下诏慰劳说:“卿职任虽卑,竭诚奉国,所陈之事,朕甚嘉之。” 随后,刘仁轨便被授为新安县令。 新安县就在洛阳的治下,来到洛阳的第一刻起,李世民就想起了刘仁轨这个人。 听说是刘仁轨,李象的乐子人本质就起来了。 刘仁轨这个人他当然听说过,白江口之战把高句丽、百济和倭国三国的军队按在地上摩擦。 说起来,除了大清以外,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在朝鲜半岛对战小鬼子都是胜绩。 就算是摆烂如明摆宗万历,都能把小鬼子吊起来打。 而刘仁轨和苏定方不太对付,李象当然也知道。 要不……就把刘仁轨也塞到水军,和苏定方在一起厮混一下? 前世的龃龉嘛,肯定影响不到今生。 不知道这俩人凑在一起,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。 李象是真的好期待啊…… 而且这人命很长,一直活到了武周垂拱元年,享年八十四岁,够李象用很久很久。 召见刘仁轨之后,李象就和李世民说了这件事。 “你怎么知道他适合去水军?”李世民感兴趣地问道。 “孙儿念刘正则是个人才,总不好叫他在县令任上蹉跎岁月,不如跟着孙儿在水师当中建功立业。”李象笑着说道。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象,总觉得这孙子好像秋天的花栗鼠一样,喜欢囤积一点什么。 罢了,反正这大唐总归要传到你小子手里,提前培养点人才也没什么。 想到这里,李世民便看向刘仁轨问道:“正则,恒山郡王所言之事,你可同意?” 刘仁轨刚刚就在那里憧憬地看着李世民,他一身所学,当然希望有一个展示舞台的机会。 李象所说,正中他的下怀。 在听到李象的分配后,他哪里会有不愿意,当即便兴奋地说道:“臣愿意!” 李世民沉吟一番后说道:“好,那你暂时便跟着恒山郡王好了,待到水师训练完成,你便随军一起征讨高句丽!” “臣刘仁轨,谢过陛下!谢过恒山郡王!”刘仁轨激动万分地说道。 (二更送到)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