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就连现代社会都有扯不清的邻里关系,更何况是古代?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,人多就代表你有理。 因为穷而不生孩子,是现代人的思想。 但在古代,越穷就越要生,毕竟你不生就会更穷。至于孩子?给口饭吃饿不死就行了,不用考虑什么琴棋书画各种补习班,也不用担心他的成绩,病死饿死那都是孩子命不够硬,再生一个就是了。 父母更不需要带孩子,只需要带上一两个,后面的孩子交给大儿子大女儿去带就完了。 说句不太正确的,更何况养不活了还可以把孩子卖给人牙子…… 从京兆府下班以后,李象便直接来到了立政殿。 见到老李之后,李象便将那沓纸交给了李世民。 “这是什么?”李世民接过那沓纸,抬头问李象。 “这是太医署给出的产钳助产的数据。”李象如实回答道:“据钱恕说,通过产钳助产,婴儿和产妇的死亡率,较之前足足下降了五成。” “是吗?”李世民听了,当即便重视了起来。 他仔细翻阅过后,感慨地说道:“若是早就能够有这样东西,画儿她……还有你阿娘……” “孙儿以为,太医署应当重赏。”李象岔开了话题:“毕竟发明了这样的好东西,大唐的人口增长率也会显著上升。” “显著上升?”李世民挑挑眉,看了一眼李象:“为何这么说?” “您想啊阿翁,若是大唐百姓都用上了这个东西……” 李象话还没说完,便被李世民打断。 “大唐百姓不可能都用上这个东西,能够用到产钳的,大多数也都是城市当中的市民,至于人口在大唐当中占据大多数的农民,并不太可能用上这个。” “为何?”李象张张嘴。 “为何?”李世民笑了:“村里不可能有医生的存在,更不太可能有产婆,若是遇到难产,一般都会听天由命,稍微有一点文化的,或许会给难产的产妇烧上一点符水喝,没人会跑个几十里或者上百里地,去县城当中请个大夫过来助产。” 李象张张嘴,他发现自己的确是想当然了。 不止是想当然,更有些和时代脱节。 村里有专业的医生,那都是后世的事情了,这年代的医生可是稀缺物种,一般都盘踞在县城或者大城市当中,根本不会纡尊降贵到农村当中去。 他又抬头看看李世民,发现阿翁正在用好整以暇的眼神看着自己。 “阿翁这都能想到,真不愧是太……”李象竖起大拇指,刚想把那个‘宗文皇帝’说出来,却忽然想到阿翁现在还活着,要是把这庙号和谥号说出来,这多少有点催人家赶紧噶的意思。 不仅是这个,还容易被暴怒的老李把腿打断…… 除了曹叡那个抽象的睿智,没几个人会活着给自己定庙号谥号…… 不过李象倒是对李世民由衷地钦佩,作为天生富贵的太原公子,竟然能够深刻了解民间情况,这一点,已经完爆绝大多数的皇帝了。 倒也不愧是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男人。 “太什么?”李世民倒也没往这方面想。 “嘴瓢了。”李象连忙更正:“不愧是天可汗,孙儿佩服。” “呵呵……”李世民抚须而笑。 身为经天纬地的皇帝,他察言观色的能力相当强,当然看出李象的崇拜是发自内心的。 能让好大孙如此崇拜,身为阿翁的他怎能不高兴? (楼下两口子从白天打到九点多,又摔又骂的,吵的无心码字……好烦……今天一章)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