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大家接着出发,又到了一地,栾哥直奔一颗大树走去,那颗大树的树身上,明显有人为砍伐的印迹。 “这是你栾哥做的印子,林子里大多一个样,一转身说不准就记不清了,所以发现人参的地方,大多都会做个印子。”张哥解释了一句。 “那就不怕别人发现?”赵勤觉得这方法会增加暴露的风险。 “这也是没法子的,也是老一辈赶山人留下的规矩,不过老赶山的,都有自己的窝子,每次进山也就一两人, 所以为了安全,他们一般不会进入陌生的地界。” 栾荣在附近找了一圈,摇头道:“白跑一趟,没长出来。” “山参就是靠运气,况且现在长出来,年份太短,也不能祸祸。”张哥笑着安慰了一句,又接着道:“行吧,咱去柞树林。” 这次没歇多久的李刚,听着要走,只得哀嚎一声跟上。 “张哥,发现年份不够的,咱一般怎么办?”赵勤好奇道。 “以前嘛,会拿个红绳子把杆茎拴起来。老辈赶山人传下来说,人参会跑,所以得拴着, 实则也就是做个记号,方便来年找的时候好找。 当然,以前人对山参的习性不是特别了解,往往拴了红绳子之后,第二年过来看时,发现绳子还在,但参不见了,附近也没有挖过的痕迹, 就以为是山参跑了,其实就是第一年来时,不小心踩到了参,导致山参开始休眠,停止生长。 至于现在,就像你栾哥那样,在边上的树木上作记号。 年头不足的山参,挖了也不值钱,所以很少有真开挖的,至少得是二品以上才值得挖。 ” “不是说,山参可能很多年了,但只有一二品吗?”赵勤听着有些糊涂,人参会二次或三次发芽,这样的情况,品叶会再次降下来。 “一般老参开新芽,不会只开单芽的,冒头至少也得是二品,这玩意新老,老赶山人都会走眼,但往往判断的准确性还是蛮高的。” 走着走着,就听龙子高兴大叫着,“哟,山参。” 不等大家围过去,却又听他骂了一句,“槽,是刺五加。” 大家还是聚到了一起,看着龙子面前的一株草,看上去还真像人参枝,分枝四片,也就是四品叶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