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余父假作恍然,赶忙应对,“原来是易先生、陈先生,不好意思,上次去的人太多,我这人记性一向不好。” “没事没事,这里我们可是常客,倒是第一次撞见余总。” “我来得少,这次是带着朋友和晚辈来长长见识的。” 易先生瞅了一眼钱必军提的东西,又看了眼赵勤,“小伙子好魄力,这个铜像在老庄那店里可是摆了两年多,他收来时我就见过。” “易老,您这是说我请贵了啊。” 易先生摆摆手,“有钱难买心头好,你说它值它就值,况且这是明代早期仿宋款制,也就是题材不讨巧,不然你三万多可入不了手。” 赵勤心思一动,“易老,您和我余叔都说这是仿宋的,一般仿都有现样,这个也有现样吗?” “那当然有。”说到此,他又看向赵勤问道,“小朋友是闽省的吧?” 赵勤点头。 “这尊像的原样高140公分,重430公斤,当时铸好应该有好几尊,其中一尊便被闽处跑船人送往显应宫供奉,历史滚滚向前, 其他在内地或海边的几尊,早已不知去向,只有悬于海外的显应宫那尊,至今保存完好。” “显应宫在哪?”赵勤好奇问道, “齐鲁长岛。” 赵勤轻哦一声,他摸着下巴,有没有办法,能从显应宫将天后娘娘接回来呢? 等下次去齐鲁,找人想想办法,看如何布施,才能换回法像。 “多谢指教。”人家为自己解惑,赵勤自然要道谢, 易先生哈哈一笑,“赵总太客气了。” 这下几人都有些懵,到目前为止,没人介绍赵勤啊。 “赵总年轻有为,全国十大优秀青年,还在人大和京大演讲过,我知道好像也不足为奇吧。” 易先生伸出手,“正式认识一下,易先存,京大考古系的,赵总没到校演讲之前,我参加过学校会议,当时听说赵总好像是京大出去的学生吧。” 赵勤苦笑,改了称呼,“易老师,说句不怕您笑的话,考上京大自诩不得了,在校时犯了些错误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