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「星」(神)在设计「爱与犠牲」的生态系统时,存在了自相矛盾之处,成为生命体痛苦的根源。 为了让生命体在「道的时空」即我们的世界上活下去,DNA中的指令是不断複製、不断繁衍。 为了让生命体维持生命,DNA设计了肉体口渴、飢饿、寒冷等感觉的机制,这原本只是生命体在延续生命时需要知道的肉体情况的讯号,身体的痛觉也是生命体肉身受到伤害而发出的警号,本来这些讯号都是中性的,是DNA设计的生命保护机制。 但较繁杂的生命体,拥有敏锐的感觉器官,这些身体警号成倍般放大,成为生存下去的驱动力,不能满足这些生之需要时便产生「痛苦」,满足了这些生之需要时便是「快乐」。 DNA决定了生命体的痛苦与快乐,口腹之慾、性慾、情慾等都是DNA为了让生命体不断複製、不断繁衍的奬罚机制。 生命体死亡的痛苦是巨大的,肉体的逐渐消亡会触发身体的各种痛觉和心理上被毁灭的恐惧,这就是古人说的「自古艰难唯一死」。 而「爱与犠牲」系统中生命体在「吃」与「被吃」中互相依存,一方面要要拼命活下去,另一方面却注定要犠牲自己的肉体去成就其他生命体,「被吃」固然痛苦,但「吃」也是痛苦。 因为「吃」受飢饿的强烈感觉驱使,为了平复这种飢饿之苦,而想尽办法,甚至去抢夺和杀戮。 这便是「爱与犠牲」系统的先天缺憾。当然不同种类的生命体因为DNA设计的身体构造不同,对痛苦有轻重不一、深浅不同的感觉。 单细胞的生命体对身体飢饿的理解,可能只认为这只是一种讯号,简单的身体结构没有感受痛觉的器官,所以他们的痛苦是有限而微小的。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,需然不会轻易地沦为其他生命体的口中餐,但身体构造精密而敏感,感情细腻,内心充满各种慾望,经历著慾望和智理角力,其心灵上的痛苦,比起生命体单纯地被吃掉的痛苦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 生命体身不由己地参与轮迴,历尽无常之苦,被动地不断重覆著出生、成长,一生中为避开死亡危险而奋斗,参与物质和资源的竞争,满足性慾和情慾而起的争夺,再经历生老病死。 一生接著一生,没有停歇,没有尽头。而轮迴中「爱之缘份纽带」所引起的人世间之爱恨情仇,形成错综繁杂的人际关係,成为人类心灵和情感上的痛苦根源。 「爱之缘份纽带」由烙印在「灵魂印记」中的思念,造就今生你我相逢的缘份,而相逢的方式以男女间之爱为例,这可以是一种很折磨人的经历︰你为什麽选择她作为你的配偶,而不选择我,我感到妒忌;你为什麽因为第三者而抛弃我,我感到伤心和憎恨;你为什麽欺骗我的感情和金钱,但最终离开我,我感到愤怒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