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九章十万精兵(求月票)-《从驿卒开始当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好,我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玩去吧。”

    李过那阵子一直都是心惊胆战的状态,背后时刻有官军追缴。

    被打的只剩下十八人,可想而知,败的有多惨。

    如今李过在贺今朝的地盘待着,总是一副轻松的样子。

    环境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周遭的百姓也没有那种心惊胆战的情绪传染给他,纵然还有些家长里短的糟心事,但总归是奔着好日子走的。

    他们不用担心饿肚子,也不用担心有其他流寇来祸害他们。

    最重要是不用给大明官府交赋税,也不用被明军给欺负喽。

    贺大帅治下的吏员,也不敢随意欺辱百姓。

    可以说,他们现在总算是活的像个人。

    如此行径才让一直在外厮杀的李过,觉得自己能够在此感到放松的原因。

    这便是拥有自己地盘的好处,不用时时刻刻紧绷着神经。

    稍有风吹草动,就得握刀,时刻准备厮杀。

    李过突然愣了一下神,武大定所说的耕与教,都是纸面上的说法。

    可能把这一套实行下去,靠的是贺今朝强悍的兵力。

    否则他早就被大明官军给打的毫无还手之力,什么耕与教,全都是屁话。

    就如同闯王一样,没有相应的实力,想要复刻贺今朝的手段,犹如水中月镜中花。

    李过又看了看远处撒尿的武大定,贺今朝对外宣称有十万雄兵,该不会是真的吧?

    占据三省之地,以贺今朝的威望,纵然他拉出百万人马,李过都不觉得奇怪。

    但这种事,李过也不好打听。

    相比于其他各地,贺今朝推出的租田十年五五分,然后可以优先购买属于自己的田地,不能流转,极为吸引人。

    但是这与大明相比,都不叫什么重税了。

    如此稳定发展,谁能不投靠贺大帅?

    李过又想了想李岩的计策,均田免赋前期倒是可以,裹挟大批百姓去吃高门大户的粮食。

    可军队也就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援了,只能靠着不断的抢掠。

    关键是官军也越打越精锐了,想要大规模抢掠,当真是越发的困难了。

    在贺今朝这里待的越久,李过就觉得自家叔父“李闯王”前途无亮!

    怎么比啊?

    差距过大,贺今朝这些年不声不响的攒下如此大的家底。

    可己方就完完全全的损失殆尽,再想要从头开始,还有机会吗?

    就连学都没法学!

    李过心烦气躁的恶狠狠的揪出一根稻子。

    “哎哎哎,可不敢毁坏庄家啊。”

    武大定连忙夺过稻子又给小心翼翼的插进去,不知道还能不能活。

    “他娘的,你要是我的兵,非得按照军法打你军棍。”

    李过:...

    在朝廷无暇照看流寇的时候,无论是贺今朝还是张献忠都在积极备战。

    纵然是被打的全军覆没的李自成都没有闲着,想要靠着老哥们拉他一把。

    倒是大明朝廷因为处置内部官员,又提拔许多人去填坑,也显得忙碌起来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忙碌着希望皇帝不要让他们去填坑。

    因为清军入塞,死了一大批文武将官。

    都需要有人去填坑干活。

    以前朝臣们忙碌,都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往前挤,就希望自己的屁股能够坐在那个位置上。

    但通过崇祯这么多年的执政,成功的把不少官员花钱走关系买官的做法,硬生生给掰过来。

    那就是我花钱走关系,就是不想去当那个官,爱谁当谁当!

    千万别让我干。

    反正谁当谁死。

    责任一旦落下来,不死你也得进诏狱去。

    哪像不升官,还能勾栏听曲,过逍遥快活的日子。

    那么多人活生生的例子,还没有彻底砸醒底下的官员,只能说官迷大有人在。

    大明有许多官员清醒了过来,直接开摆。

    善战者如卢象升,还不是战死沙场?

    结果皇帝连抚恤都不给。

    想要干实事改变现状的傅宗龙,也二进宫了。

    无论是什么人想要在明末干出一番事来,都得先把自己的脑袋磨练的比磨盘还要硬。

    否则不管你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的人,也得在磨盘里被磨死。

    不是崇祯手下没有不够用的人才。

    大抵人才都被崇祯给坑惨了,以至于无人可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