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孙承宗、李邦华也目光惊异的看向皇帝,目光闪烁。 这就是文臣。 哪怕他们几个是皇帝破格提拔上来的,但他们内心里面还是士大夫,每一个都是经历二三十年才考上来的。 在大多数明朝文官的眼里,我的地位更多的靠我自己寒窗苦读以及背后家族的支撑,才走到这一步的。 和老朱家没有多大的关系,而且从小读的圣贤书,也是士大夫欲天子共治天下。 在他们心里,与皇室更多的是合作关系。 如海瑞之流,哪怕和皇帝对着干,也能坐到正四品的为止,甚至有时候,文臣骂的越狠,地位就越稳,哪怕打一顿廷杖,让他致仕回乡种地,那绝对是光宗耀祖,朝廷的典范。 朱常淦看着众人,“朕知道你们怎么想,但朕要告诉你的是,此军机处没有专门的官员,没有专门的衙署,但必须有作战值班室,就在朕的乾清宫隔壁。” “朕认命孙承宗、杨嗣昌为正、副军机大臣,轮值作战值班室,直接向朕汇报,可草拟军机文书,上谕可不经过内阁,直接发给有关将士。” 孙承宗、杨嗣昌、李邦华这才松了一口气。 因为按照皇帝所说,这所谓的军机出,以及军机大臣,不过是传旨办事,战时值班,对内阁决策等形成的制约并不大。 “臣遵旨!” “臣遵旨!” 朱常淦看着他们,眼底有光芒闪烁。 …… 等孙承宗等人离开,朱常淦将曹化淳和秦良玉给留下,“曹公,秦总兵的驻地问题,以及秦总兵的府邸,就有你来想办法了,银子朕这边出。” “是,陛下!” “陛下,臣来的时候,带着资产过来的……” 秦良玉刚想说话,却被朱常淦给制止,“秦总兵之心,朕明白,但川军为国效力,就该由朕供给粮饷。” “浑河一战,白杆兵损失殆尽,秦总兵再次组建白杆兵,筚路蓝缕,朕已然感激不尽。” 秦良玉眼睛湿润,“臣支援倾其所有。” “朕只有一句话,那就是别让兄弟们冲的太狠,尽量让他们活下来……” “是,陛下!” 好在,朱常淦手中有三千万两银子以及数十万石的粮食,在物资上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忧。 随后,朱常淦又和秦良玉说了一会儿话,才让她回去休息。 …… 快到晌午的时候。 外面的小黄门跑进来,“陛下,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回来了。” “快,让他进来。” 锦衣卫指挥使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,来去只用了三天四夜。 他本来不会这么快回来的,但听说满清准备再次入关,让手下压着搜查赃款、物资在后面,自己则率一队人马先行回来了,“臣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,叩见陛下。” “如何?” 李若琏仰起头回话道:“回陛下,臣带人查抄了范永斗等所在的家族,查抄所得田产、房屋、商铺、金银财宝、人参、鹿茸等各种真系物件,每一家都达到了数百万之巨,合计2700余万两。 “除此之外,从查抄的地契、房契,臣发现他们涉及的生意包括银钱业、绸缎、布匹、客栈、洋货、酿酒、当铺、皮毛等,商号也遍布南、徐州、兰州、南直隶、湖广、太原、包头、天津、北京、沈阳、锦州、四平、张家口等地。” “他们手中的商号达670余家,雇员拥有近30000余人,预估资产达1千余万两……这些臣已经派人前往查封。” 朱常淦点头,“辛苦了,朕眼下有一件更要紧的事情要你去办!” 李若琏呼吸都差点停了,“请陛下吩咐。” 来了! 他紧赶慢赶的回来,就是为了这件事回来的。 “朕封你为情报军务处,第一任情报大臣。除留下五分之一的锦衣卫驻守衙门外,余下所有人主要职责全面转向对外作战,刺探情报、传递信息乃至直接参与作战。” 在朱常淦看来,情报侦查能力是最先要提升起来的,谁在情报上领先一步,就有可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。 而这一点,他从接手大明朝的第一时间就一直在做准备。 “是,陛下!”李若琏呼吸粗重,迫不及待的回道。 从这一刻锦衣卫的性质彻底变了! 自他上台的那一刻,就感觉陛下变了,所以一直在隐隐的期待这一天。 原本锦衣卫指挥使已经顶天了,但现在前途再望,他渴望建功立业,福泽子孙的时候到了! …… ps:一会儿还有一更! 第(3/3)页